核心端到端流程:一級流程都長這樣。
什么是“端到端流程”?不同的組織和企業可能會給出不同的定義。但是,不管是什么樣的定義,端到端流程都會與企業的價值鏈或者說價值流產生關系。因此,不管是什么樣的定義,對于體現主價值鏈的核心端到端流程,即面向客戶和市場的端到端流程,不同企業的一級分類目前主要就是以下兩種。
圖1 第一種分類方法
上圖所示的第一種分類方法將核心的端到端流程分類六大類:
●研發類端到端(from idea toproduct 從概念到產品):描述從構思或需求至新產品或新服務發布的全業務過程。
●市場類端到端(from opportunity to leads 從機會到線索):描述從銷售機會中找到銷售對象的全業務過程。
●營銷類端到端(from leads to order 從線索到訂單):描述從銷售對象到簽約客戶的全業務過程。
●交付類端到端(from order to deliver 從訂單到交付):描述從接到訂單到完成產品或服務交付的全業務過程。
●收款類端到端(from deliverto cash 從交付到回款):描述從完成產品或服務的交付到收到銷售回款的全過程。
●售后服務類端到端(from issue to resolve從問題到解決):描述從客戶發起一個售后服務需求,到此售后服務需求關閉的全過程。
圖2 第二種分類方法
上圖所示的第二種分類方法將核心的端到端流程分類四大類:
●集成產品開發(IPD:from idea to product):描述從構思或需求至新產品或新服務發布的全業務過程。需要說明一下,從端到端的角度來說,研發類端到端的英文縮寫應是:ITP即構思至產品或者需求至產品。但是,由于華為等企業成功的實踐了集成產品開發IPD(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)的模式、理念與方法。使得IPD一詞一夕爆紅,成為企業追捧的方法。所以,現在都流行用IPD而不是ITP來表示研發端到端流程,這應該也算是時代的烙印吧。
●市場到線索(MTL:from marketing to leads):描述從銷售機會中找到銷售對象的全業務過程。
●線索到回款(LTC:from leads to cash):描述從銷售對象到簽約、交付和回款的全業務過程。
●問題到解決(ITR:from issue to resolve):描述從客戶發起一個售后服務需求,到此售后服務需求關閉的全過程。
圖3 兩種分類對比
了解了上述兩種核心端到端流程一級分類法的具體含義后,很容易發現,其實區別僅在于第二種方法將從<線索到訂單>、<從訂單到交付>、<從交付到回款>這三個端到端合并成了<LTC:線索到回款>一條端到端流程而已,其他沒有什么區別。
那么,哪種更好呢?這似乎觸及了端到端流程顆粒度的問題。不過,這個話題我們后續再專門討論,這里先不談這個問題??傊?,可以簡單的認為,這兩種分法都可以,沒有什么特別的優劣,如果非要分析兩者的優劣,那么第一種分類對于<線索至回款>來說,由于分成了三段,所以每一段不會太長,不會太龐雜;而第二種分法中的<線索到回款>可能會很長很龐雜。
核心端到端流程:一級流程真的都長這樣嗎?
當然不是。
核心端到端流程的一級分類取決于企業的商業模式,商業模式越接近,一級分類就越相似。所以,上述兩種分類法僅適合于基于合同或訂單交付,并且基于交付收款的商業模式。對于其他類型的商業模式來說,就不太適合了。
比如,教育培訓行業等先付款后交付(先付全部學費,再提供培訓或授課服務)的商業模式來說,無論是第一種分類中的<交付至回款>還是第二種分法中的<線索到回款>都不正確,而應該是<收款至交付>或者<線索至交付>,因為交付是端到端的結束端,而不是回款。這種情況,對于訂閱收費的商業模式,也同樣存在。還有,對于一手交錢、一手交貨的零售商業模式來說,上述兩種端到端流程一級分類法也需要調整。
總之,<端到端流程架構>取決于企業的商業模式,后續我們將專門討論如何基于<商業模式模型>解析<端到端流程架構>。